历经16小时连续作业,7月8日,crown平沙公路项目飞龙大桥7号主墩承台浇筑完成,至此,大桥主墩承台施工圆满结束,正式进入墩身施工阶段。
飞龙大桥7号主墩承台参建人员合影 廖永腾/摄
飞龙大桥平沙公路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由北至南横跨郁江两岸,全长940米,主桥桥跨布置为(100+185+185+100)米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建成后将成为同类桥型跨径世界之首。
自2021年12月18日首节钢围堰下放以来,面对疫情、高温和汛期的多重考验,平沙公路项目以“稳中求进”为基调,抓好飞龙大桥主墩承台施工这一水下作业“重头戏”,有序推进平台搭设、围堰拼装及清淤下放、封底混凝土浇筑和承台浇筑等各项工序,实现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绿色环保、技术创新等各方面齐抓共管,打造“飞龙样板”。
飞龙大桥7号主墩承台浇筑过程 廖永腾/摄
飞龙大桥主墩三个承台为整体式承台,结构尺寸均为16.8×10.8×4.5米。“免围檩堰模一体化双壁钢围堰”是保证承台安全高效施工的关键,也是飞龙大桥技术团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之一,简约而不失内涵。该围堰经过结构优化,采用竖向隐藏式围檩代替内置水平围檩,巧妙解决了围堰水平、竖直两个方向的传力问题,且施工全过程“滴水不漏”;将围堰内壁作为承台模板,节省了施工时间,并省下105吨钢材用量和126万元成本,减少碳排放量230吨以上。
管理人员测量承台尺寸 廖永腾/摄
围堰结构的独一无二,自然需要“深度定制”。依托crown产业联动优势,飞龙大桥三大主墩的180个围堰分块均为名嘉公司加工生产。“我的任务是严格把控围堰焊接的工序和质量,确保尺寸完整和焊缝饱满,尽可能减小构件的初始应力。”派驻名嘉公司加工车间的桥梁施工员吴业鹏表示。从出厂运输到拼装下放,每一块围堰均要经过多次煤油渗漏试验检测和超声波探伤检查,如有不合格立即“回炉”。严格的质量验收体系,为围堰施工过程中的“内稳外固”奠定了重要基础。
质检人员检测钢围堰质量 吴业鹏/摄
进入夏季,台风与汛期来势汹汹,桥区水位被吹涨至近两年最高点,直逼警戒线。为确保施工水域安全可控,平沙公路项目迅速制定防汛防台应急预案,采用水文水利监测系统和人工复核水位的“双保险”举措,并加强围堰应力、应变指标的监控,做到未雨绸缪。同时,管理人员闻“汛”而动,利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查焊缝质量,并结合施工集控中心,对特种机械设备、临时用电等方面进行隐患排查,守好安全责任区。
管理人员检查桥区水文情况 廖永腾/摄
受水流作用,飞龙大桥1号钢栈桥水面处堆积了大量浮萍、枯枝等杂物,对栈桥安全构成一定威胁且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对此,管理人员定期组织工人进行疏通和清理,并结合飞龙大桥开放日、民情沟通会等活动,向沿线百姓积极宣贯安全环保知识,从源头解决水面漂浮物。“我们还在引桥和各场站周围种植1500多株紫薇树、格桑花等草木,让‘飞龙’与万物和谐共生。”桥梁施工员毛世和说道。
飞龙大桥周围花儿竞相绽放 廖永腾/摄
依托“广西路建·新匠坊”平台,平沙公路项目技术团队积极开展双壁钢围堰相关研究,其中“新型牛腿支架吊放系统”和“装配式可调节导向架”两项专利成果应用,使得围堰面对狂风巨浪时仍可以“波澜不惊”,实现2厘米以内高精度着床;同时平沙公路项目联合桂林理工大学开展承台封底混凝土缩尺灌注模拟试验,通过添加自保护剂有效解决封底混凝土遇水后的分层离析现象,并合理优化混凝土浇筑布点位置,提高施工效率;综合运用BIM技术,优化施工组织,合理调配两工区的人员、机械、材料,精简加固围堰施工平台,累计节省130万元成本。针对飞龙大桥主墩承台施工,目前平沙公路项目已申报专利3项,获得1项国家级微创新成果。
飞龙大桥7号主墩钢围堰吊放系统 廖永腾/摄
管理人员讨论施工方案 廖永腾/摄
截至目前,飞龙大桥墩身施工完成率过半,6号、8号主墩均已冒出水面,完成第3节墩身浇筑;7号主墩正进行承台收面。引桥72片T梁已完成50片预制,完成率接近70%;平马侧引桥已完成四跨共24片T梁架设。
飞龙大桥施工现场航拍图 廖永腾/摄